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

【贯通三教養真集】第十一篇:情


七情已見前篇。喜則氣緩、怒則氣上、哀則氣消、樂則氣散、憂則氣結、愁則氣下、驚則氣亂。    
乖戾失常,變生諸病。為心腹膨痞、為腹脇刺痛、為咽喉窒塞、為上氣喘急、為五積六聚。夾血而為癥,夾水而為癖。痰涎或因之以凝結,如絮如膜,不可勝紀。
故善養者,攝情歸性,乃卻病之良方也!
情者,性之外向而動也!聖人養之於未動之先,故能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。過而不有,涉而不留。
譬如名鏡照物:
美者,物之美也!不因之而生愛念。
惡者,物之惡也!不因之而生憎心。
故曰:廓然而大公,物來而順應。大公云者,純是天理,無一毫人欲之私也!順應云者,有物必有則,行其所無事也!
定性書曰:人之情各有所蔽,故不能適道。大率在於自私而用智。自私則不能以無為為應迹,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自然。
又曰: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,惟怒為甚。第能於怒時,遽忘其怒。而觀理之是非,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。而於道亦思過半矣。
朱子曰:忘怒則公;觀理則順。二者所以為自反而去蔽之方也。
得道之人,內外空寂。靜中反觀,了無一物。則身寄寰中,而心超物外矣。
       
白鬢老人曰:
古人云,太上忘情。非忘情也,攝情歸性也!
人能攝情歸性。在儒謂之收放心;在道謂之煉還丹。日久功深,自能似佛之如如不動矣!
孫大聖既進水簾洞,喚眾猴曰:大家進來,進來則不受老天之氣矣!

  
覺明淺釋十一、情
    七情已經在前篇有敘。
    人歡喜則氣機運行減緩;發怒則氣向上串逆;悲哀則氣機消溶;過度快樂則氣機散亂;憂鬱則諸氣聚結;發愁則氣機下行;驚恐則氣機紊亂。
    造成身心失常,進而發展成為各種疾病。如心腹膨脹、阻塞不通;如腹部及胸脇刺痛;如咽喉腫脹堵塞;如氣喘吁吁、不得安臥;如五臟六腑積聚病毒,為內臟出血的血症;為身體浮腫的飲癖;濃痰與涎水交織凝結,就像棉絮薄膜(此泛指呼吸系統及肺癆,前敘皆古人對疾病的稱謂,勿須細究),諸多疾患不可勝數。
    因此善於養生的人,必將萬千情緒束縛而回歸自性,這就是祛除疾病的最好藥方啊!
    這個「情」呀,是人之真「性」向外追逐勞作的狀態啊!
    有涵養的聖人,將這「情」攝歸於還沒有產生之前。因此能夠用他未曾發動的情去順應萬物,而無情緒干擾。
    事情或問題過去了就結束不存,涉水而不隨波逐流。
    就像明鏡映照物體那樣:
    漂亮的,僅僅是物體的漂亮,不因為它的美貌與珍貴而生愛的念頭;醜惡的,亦是物體的醜惡,不因為它的醜陋而生憎恨之心。
    
    因此說:心胸開闊且大公無私,事情來了則隨順應對。
   「大公」可以這麼講:純粹是天的道理,沒有一毫人的欲望和自私啊!
   「順應」亦可這麼解釋:凡事物必然有它的內在規律及法則,按照它們的規律與法則處理,就沒有問題了!
    
   ⟪定性書說:凡人情都有其隱蔽的狀況,所以不能順應道的規律。大多由於自私而用智謀機巧。自私就不能夠用無為的方式來應對處理事物;用智謀則無法以明白覺悟而順應自然之道。
    
    定性書又說:人的情緒容易發生而又難以制住的,惟有發怒為最厲害。如果人能夠在發怒時突然停止他的怒火,反觀內在用理去明辨是非,亦可發現外在的誘因還不致於造成破壞。但是對於道的思考已經超過一半了。
    
    朱老夫子說:忘掉怒火則達至大公無私;觀察事物用理則暢順無阻!
    這二者是用來自我反觀而去掉隱蔽的良方啊!
    得道的人,內外均處於虛空且寂靜狀態,在這種寂靜的狀態中反觀,則了無一物。雖然身體還寄居在寰宇之中,而心已經超越於物我之外了!
        
白鬢老人說:
    古人說:太上老君忘掉了情的存在。不是忘掉情了,而是將情攝住使之回歸自性了啊!
    人若能將情管束住且讓他歸於自性。在儒家講叫做收心放心;在道家稱為修煉還丹。持續修煉至功力深厚,自然能夠達到像佛那樣如如不動了。
    猶如孫悟空進了洞天福地水簾洞,呼喚眾猴子說:大家快進來,進來此洞則不受老天(風寒暑濕燥火)的氣也!


覺明居士:
莫道喜怒不傷身,七情過急百病生;
凡人縱情為之役,猶陷囹圄難拔伸;
順情百般偽機巧,上下求索捨命掙;
我字常在心頭掛,道義不存理三分;
萬象皆緣瞬息過,迷人執有情難清;
合我情者過亦喜,逆吾情感對也嗔;
執情忘理丟道義,爭理訴訟執我親;
情乃生命指揮棒,逆向反觀得息紛;
大公無私棄用智,忘怒觀理事順輕;
太上忘情攝歸性,學儒收放自如心;
煉得金丹大道久,與佛大覺一如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貫通三教養真集 【後記】

  【後記】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覚明居士       《 貫通三教養真集 》 淺釋,經過近四個寒暑的潛心釋義,終於成書了!      在這數年時間裡,我幾乎每日與隱士養真子對話 …      由於 《養真集》 成書於近三百年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