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

【貫通三教養真集】第十四篇:好


人心各有所好。好者,心之所獨注。有不期然而然者,竟不知其所以然者也。
夫以一念而分人品之高下;一時而定終身之成敗。不可不慎也!
使其所好者:仁義也、禮樂也、詩書也。不問而知其為賢也!
使其所好者:佚游也、博奕也、酒色也。不問而知其為廢人也!
使其所好者:苑囿也、漁樵也。不問而知其為細民也!
使其所好者:鬪訟也、驕傲也、兵刃也。不問而知其凶人也!
凡好玩樂戲耍者,其失有五焉:一曰褻體;二曰勞神;三曰傷財;四曰失時;五曰誤事。縱極精巧,不能致遠。是以君子不為也!
         
白鬢老人曰:
大凡人之偏好,皆從無始劫帶來種子。非徹悟以後,要改甚難!

覺明淺釋十四、好(喜好)
    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喜歡的事物。喜好是由於人心專注某人、某事、某物的一種狀態。這種情況大多沒有事先計劃卻悄然而至,竟不知由什麼原因造成。
    因此,用一個念頭去區分人品的高低;用一時之接觸而決定人終身的成功與失敗。不可以不慎重啊!(古云:士別三日,刮目相待!即此意也!)
    倘若這人所喜好的:是仁義、禮樂、詩書者,不用問就知道這是個有修養的人啊!
    如果此人喜歡到處遊蕩、賭博、酒色的,不問即知是個廢人啊!
    倘若此人喜好畜養禽獸、繁衍草木,以及打魚砍柴的,不問就知道是個平民啊!
    倘或該人專好爭理訴訟、狂妄自大、舞刀弄槍的,不問可知是凶惡的人啊!
    凡是喜好玩樂遊戲雜耍的人,其過失有五個:一叫「不體面」;二是「耗費精神」;三則「浪費錢財」;四是「錯過時機」;五則「耽誤事情」。
    即使極其精細巧妙,也不能夠讓人達至志向高遠,或者身心健康。這些都是有德行的人所不做的啊!

白鬢老人說:
    但凡人的特殊愛好,都是從無量劫帶來的種子產生。
    除非徹底明白了悟以後,否則很難改變!

覺明居士
凡人皆存喜好心,不期而然隱隨身;
諸般愛好前因有,無量劫來種子生;
士別三日刮目待,量人成敗須審深;
戲耍玩樂散靈性,耗資敗財諸苦增;
詩書禮樂人道好,怎抵修道聚寶豐;
不良嗜好尤毒品,銷金化骨魄魂升:
如今徹悟斷嗜好,聞思參學聖賢尊;
循序漸進凡心了,聚精會神養寶珍!

2019年12月3日 星期二

【貫通三教養真集】第十三篇:念

只因不覺,忽然念起,是謂無明。
無明起故,謂心為念。
心實不動,觀心至此,其念自止。
止念不難。能反諸一念未起之前,則念自不續矣!
未起之前,渾然無極。
而今要會一念不起,便是常察念之所由生也!因現在生過去,因過去生未來。現在若無心,過去自然了。
人我之見固是念,法愛之見亦是念。必盡除之而後可。
用心止妄念,妄念反覺多。試看他念甚?其念自消沒。
修真要止念,止念要觀心。觀心心不有,心無境自空。心境既然無,止觀亦何有?
圭峰曰:密密察覺,勤勤觀照。習氣若起,當處即休,切莫隨之,免落凡夫縱情。亦莫滅之,免墮二乘。
夫圓宗頓教,畢竟如斯。但舉本性相應,覺知自然無間。
參同契曰:耳目口三寶。閉塞勿發揚,委志歸虛無,無念以為常,卽心得無心者。不滅心相而分別也!即念而無念者。以念無自性,緣起即空也!

白鬢老人曰:
用心止念,未必能止。即使止住,念去止存。此止獨非念乎?猶逐張三而留李四也!
初學之人,每受此病。然則如何而可?必也坐忘乎!忘則無我。我尚然無,誰來起念?
       

覺明淺釋十三、念
    人只因沒有覺察,忽然雜念紛起,這就是愚痴沒有智慧。
    由於無明升起的緣故,稱心叫做念。如果內心感到踏實且安穩,心到這個程度,念頭便自然止住了。
    止住雜念並不困難,能夠反觀在一念未起之前,則念頭自然不會持續了。
    在念頭沒有起來之前,渾然是一個無極狀態。
    如今要達到一念不起,就要時常覺察產生雜念的源頭:無非是因為現在追尋過去恩怨情仇;因為過去之恩怨情仇,又生出對未來的籌謀打算等等。
    現在心如果沒有了,過去心也就自然泯滅了。
    人我是非之見固然是念。但對於法門執愛的見地同樣是念。必須將他們清除才可以止念!
    有意用心去阻止妄念,妄念反而會越來越多。試看念頭想的是什麼,這念頭自然隱匿無蹤。
    修煉真心定要止住妄念,而要止住妄念則須反觀自心。達至觀心心已經沒有了,心既然沒有了,萬千境象自然空寂。心中的境界既然空無,止念觀照也就不存在了!
    圭峰禪師說:時刻警惕察看,勤於反觀覺照。一旦妄念生起,立即放下,切莫隨著念頭走了,以免落於一般人的縱情。但也不要將念頭熄滅,以免墮落至二乘(小乘佛教)。這個大乘佛教(即圓宗頓教),畢竟是這個樣子。其要義是與本性相應(大乘頓教:乃不立文字,只辨真性,不設斷惑證理之階位,為頓修頓悟之教,如《維摩經》。一乘圓教:即說一乘而完全之教法。亦可謂性海圓融,隨緣起成無盡法界,彼此無礙,即相即入,一位即一切位,一切位即一位,十信滿心即成正覺,故稱為「圓」。如《華嚴經》、《法華經》等)一旦覺悟明瞭:心與本性一如,自然沒有界線。
    周易《參同契》說:人如果將耳眼口三寶,封閉堵塞勿使隨波逐流,讓心返歸至虛無,以無念為長久不變,也就是心達到無心了。
    不熄滅心與相(世間萬象)而沒有分別,也即是念達至無念了。
    認識到念是沒有自性的,倘若緣起亦即是性空啊!
     
白鬢老人說:
    用心去制止念頭產生,未必能夠止住。即使一時止住了,念頭雖然去了,卻又留下止念的念頭。這個止念的念頭難道不是念頭麼?
    這種方法,猶如趕走了張三卻留下了李四啊!剛開始修煉的人,最容易犯此毛病。
    但是怎樣才能做到止念呢?
    必須也只有達到物我兩忘、與道合一的境界,萬境俱無則沒有我。
    我都不存在了,哪個來起念?

覺明居士:
只因不覺念頭紛,謂之無明隨心行;
四大皆俱仙佛境,恩怨情仇伴影隨;
如夢如幻假作真,痴迷其間我執吟;
執我心有萬千結,欲至妄念難歇寧;
演繹推理實相究,背道而馳囹圄刑;
用心止念念更甚,尤如驅虎狼又臨;
初學修士俱病此,纏縛糾結陷凡情;
過去未來今安在?我見法愛傷魂神;
但學坐忘混無極,圓宗頓教不二門;
無妄無我觀自在,六根清淨念遁形!

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

【貫通三教養真集】第十二篇:思

人心要死,其機貴活。死謂死其欲念,活謂活其理趣。
夫思者心之活機。
無邪,其綱也!
九思,其目也!
思道為正,思物為邪!
道。我固有之也!思我固有之道,思即是道。思到妙處,灑然會心,優游悅怡,始可謂之自得!    
若思索雖深,心氣耗竭。縱有所見,非自得也!
不思而得者,聖人也!思則得之,賢人也!
不思不勉之謂誠,即赤子不學不慮之良知是也!擇善者,擇此不思不勉而已矣!
人心有七孔,多為血絲所錮。如要開通,非學思不能。
思有鑽研之義,學有印證之功。思學兼用,何道不得!
理有未通者,如面牆而立。思如牆上鑽穴。鑽得一穴,透得了一穴之明。先小後大,久則并其牆而去之,則豁然大通,無復障礙矣!
禮云:儼若思。儼則不茍,若則不苦。不茍不苦,可謂善思矣!
君子思不出其位,謂之思。但出其位,則謂之念。思是入道之門,念是障道之根。

白鬢老人曰:
儒曰思,釋曰參,道曰悟。皆用心求道之名也!
少年要用心,中年要養心,老年要息心。則功夫得其當矣!
儒曰化,釋曰了,道曰得。則功夫無可用矣!

    
覺明淺釋十二、思
    人的心要死去,但是它的機能和功用卻須活潑自在。
    死是死去心裡的欲望及雜念;活是活出心與理通達的趣味快樂!
    這個思啊!是思心的活潑潑與理之相融。沒有邪念是心的綱領;九思是心之目的啊!孔子曰君子有九思:視思明,聽思聰,色思溫,貌思恭…)(其目: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視勿言,非禮勿動…
    心裡思道為正思;思物則為邪念。
    道是我原本固有的(在天曰命,在人曰性,在物曰理)。心裡時刻想著這固有的道。當思到一定程度,忽然心領神會,悠游喜悅之至。這才可以說是自得其道。
    如果思索雖然深刻,卻心氣耗盡。即便有所見地,也不是自得啊!
    如果不刻意去思而得道的,是聖人啊!通過思而得到道的真諦,是賢人啊!
    不思也不勉強去思的叫做誠,也就是嬰兒沒有學習、沒有顧慮的天賦狀態!我們要選擇的,即是選擇這種類似嬰兒不思考、不勉強的狀態而已。
    人心有七個孔,大多被血絲縛住。如果要開通此七孔,非要通過學習、慎思明辨才能達到。
    思,具有鑽研的意義;學,則有印證真偽的功能。將「思」和「學」結合運用,還有什麼道不可以得到的?
    理如果沒有弄懂悟通的,尤如面對牆壁站立。思就像在牆壁上鑽洞孔。鑽通一個孔,便可透過洞孔見到由此透入的光明。繼續由小到大,時間長了就可以把牆鑿開扔掉,自此便可豁然通達,再也沒有障礙了!
    禮記說:任何時候都不可有不敬之心。容貌要端,說話要謹慎。恭敬端莊,思便不會隨便馬虎。如此一來便沒有苦惱。不隨便馬虎且沒有苦惱,可以稱為善于思考了!
    做君子或修行者的思不超出道之範疇,稱為思;一旦超越道的範疇,就叫做念頭。思是進入道的大門;念頭卻是障礙進入道的根本!
     
白鬢老人說:
    儒家說思;佛教稱參;道家叫悟。這些都是用心去求道的名稱啊!
    少年時代要用心;中年歲月要養心;老年時光則要息心。如此功夫的使用便恰如其分了。
    儒家稱為化;佛家叫做了;道家謂之「得」。
    達此境界則功夫就沒有必要用了!

覺明居士:
修道錘鍊一真心,人心不死道難生;
萬般欲念直須了,性理要活趣味增;
學道修行思須曉,思字裡面藏理真;
循序漸進如鑽孔,由小至大蒼穹空;
入道之門思本位,若然出本雜念稱;
無邪九思道固我,妙道得處怡然豐;
赤子之心常存有,思學兼用事理充;
儒思佛參道要悟,學化了凡得一中;
恭敬莊嚴思無苦,除卻妄念當下擁;
學人若得思參悟,三教一理大道通!

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

【贯通三教養真集】第十一篇:情


七情已見前篇。喜則氣緩、怒則氣上、哀則氣消、樂則氣散、憂則氣結、愁則氣下、驚則氣亂。    
乖戾失常,變生諸病。為心腹膨痞、為腹脇刺痛、為咽喉窒塞、為上氣喘急、為五積六聚。夾血而為癥,夾水而為癖。痰涎或因之以凝結,如絮如膜,不可勝紀。
故善養者,攝情歸性,乃卻病之良方也!
情者,性之外向而動也!聖人養之於未動之先,故能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。過而不有,涉而不留。
譬如名鏡照物:
美者,物之美也!不因之而生愛念。
惡者,物之惡也!不因之而生憎心。
故曰:廓然而大公,物來而順應。大公云者,純是天理,無一毫人欲之私也!順應云者,有物必有則,行其所無事也!
定性書曰:人之情各有所蔽,故不能適道。大率在於自私而用智。自私則不能以無為為應迹,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自然。
又曰: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,惟怒為甚。第能於怒時,遽忘其怒。而觀理之是非,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。而於道亦思過半矣。
朱子曰:忘怒則公;觀理則順。二者所以為自反而去蔽之方也。
得道之人,內外空寂。靜中反觀,了無一物。則身寄寰中,而心超物外矣。
       
白鬢老人曰:
古人云,太上忘情。非忘情也,攝情歸性也!
人能攝情歸性。在儒謂之收放心;在道謂之煉還丹。日久功深,自能似佛之如如不動矣!
孫大聖既進水簾洞,喚眾猴曰:大家進來,進來則不受老天之氣矣!

  
覺明淺釋十一、情
    七情已經在前篇有敘。
    人歡喜則氣機運行減緩;發怒則氣向上串逆;悲哀則氣機消溶;過度快樂則氣機散亂;憂鬱則諸氣聚結;發愁則氣機下行;驚恐則氣機紊亂。
    造成身心失常,進而發展成為各種疾病。如心腹膨脹、阻塞不通;如腹部及胸脇刺痛;如咽喉腫脹堵塞;如氣喘吁吁、不得安臥;如五臟六腑積聚病毒,為內臟出血的血症;為身體浮腫的飲癖;濃痰與涎水交織凝結,就像棉絮薄膜(此泛指呼吸系統及肺癆,前敘皆古人對疾病的稱謂,勿須細究),諸多疾患不可勝數。
    因此善於養生的人,必將萬千情緒束縛而回歸自性,這就是祛除疾病的最好藥方啊!
    這個「情」呀,是人之真「性」向外追逐勞作的狀態啊!
    有涵養的聖人,將這「情」攝歸於還沒有產生之前。因此能夠用他未曾發動的情去順應萬物,而無情緒干擾。
    事情或問題過去了就結束不存,涉水而不隨波逐流。
    就像明鏡映照物體那樣:
    漂亮的,僅僅是物體的漂亮,不因為它的美貌與珍貴而生愛的念頭;醜惡的,亦是物體的醜惡,不因為它的醜陋而生憎恨之心。
    
    因此說:心胸開闊且大公無私,事情來了則隨順應對。
   「大公」可以這麼講:純粹是天的道理,沒有一毫人的欲望和自私啊!
   「順應」亦可這麼解釋:凡事物必然有它的內在規律及法則,按照它們的規律與法則處理,就沒有問題了!
    
   ⟪定性書說:凡人情都有其隱蔽的狀況,所以不能順應道的規律。大多由於自私而用智謀機巧。自私就不能夠用無為的方式來應對處理事物;用智謀則無法以明白覺悟而順應自然之道。
    
    定性書又說:人的情緒容易發生而又難以制住的,惟有發怒為最厲害。如果人能夠在發怒時突然停止他的怒火,反觀內在用理去明辨是非,亦可發現外在的誘因還不致於造成破壞。但是對於道的思考已經超過一半了。
    
    朱老夫子說:忘掉怒火則達至大公無私;觀察事物用理則暢順無阻!
    這二者是用來自我反觀而去掉隱蔽的良方啊!
    得道的人,內外均處於虛空且寂靜狀態,在這種寂靜的狀態中反觀,則了無一物。雖然身體還寄居在寰宇之中,而心已經超越於物我之外了!
        
白鬢老人說:
    古人說:太上老君忘掉了情的存在。不是忘掉情了,而是將情攝住使之回歸自性了啊!
    人若能將情管束住且讓他歸於自性。在儒家講叫做收心放心;在道家稱為修煉還丹。持續修煉至功力深厚,自然能夠達到像佛那樣如如不動了。
    猶如孫悟空進了洞天福地水簾洞,呼喚眾猴子說:大家快進來,進來此洞則不受老天(風寒暑濕燥火)的氣也!


覺明居士:
莫道喜怒不傷身,七情過急百病生;
凡人縱情為之役,猶陷囹圄難拔伸;
順情百般偽機巧,上下求索捨命掙;
我字常在心頭掛,道義不存理三分;
萬象皆緣瞬息過,迷人執有情難清;
合我情者過亦喜,逆吾情感對也嗔;
執情忘理丟道義,爭理訴訟執我親;
情乃生命指揮棒,逆向反觀得息紛;
大公無私棄用智,忘怒觀理事順輕;
太上忘情攝歸性,學儒收放自如心;
煉得金丹大道久,與佛大覺一如欣。

貫通三教養真集 【後記】

  【後記】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覚明居士       《 貫通三教養真集 》 淺釋,經過近四個寒暑的潛心釋義,終於成書了!      在這數年時間裡,我幾乎每日與隱士養真子對話 …      由於 《養真集》 成書於近三百年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