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篇:假
學道之士。先要認得真假,而後可以入道矣!
嘗觀作戲者。窮通得喪,離合悲歡。外像宛然,心內坦然。彼何所得?能不動心若斯也!彼明知形像假粧,情境假作,互換互移,而無損益於己也!
學者觀之,可以悟道焉!
又見提偶者。手舞足蹈,恍若人形。不知者觀偶觀線,卻不思線上有人提,而後能動。倐爾人去,偶線俱在,而不能動。
今夫人之形骸其偶乎?
氣血其線乎?
真性其人乎?
又見耍戲法者。變名易質,以炫觀者。庸愚見之,目眩心惑,稱為奇妙!
世間一切有為之法。你來哄我,我來哄你。顛顛倒倒,與耍戲法者何異?
見之而目不炫,心不惑,則近道矣!
又見挑燈影者。燃燈擊鼓,眾人齊來看影。其心與目俱隨影轉,丟下自己一個空殼,卻不知看。及至油盡燈滅,種種幻態,皆歸於無。
智者觀之,可以悟道!
當其無而生有也!有亦非有,及其有而歸無也!無亦非無。
夫何以故?
緣會之有。有無自性,故言非有,以破常見。
性空自無。無顯真體,故言非無,以破斷見。
小而晝夜生死,大而元會運世。皆可觸類而旁通矣!
學道者。須知一性是真,萬緣皆假。一切日用養生之物,皆假中之塵垢也!胡為乎與凡庸之輩,爭多寡,較美惡於塵垢之間哉?
白鬢老人曰:
優人知戲是假,學人認世為真。豈學人反劣於優人乎?歉悟耳!
言非有以破常見。言非無以破斷見。二語尤精。人能參透,自然不著有無。
☯覺明淺釋二十三、假
學道的人。首先必須知曉和認清真和假,然後才能進入大道之門啊!
須將自己當作戲劇的演員。人生遭遇的坎坷順利、利益的得失,以及世間的離合悲歡等,扮演的外在形象(如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),儘管彷彿真實發生一般,可是內心卻無動於衷、安然無恙。
這是為什麼?能夠不動於心成這個樣子?
因為扮演者清楚地知道演的只是角色而已;劇中情境也是編劇打造出來的,是假的。只不過互相換了個位置,移動個情景罷了,而對於自己沒有任何傷害呀!
學道的人如果能夠這樣思考觀察,便可以悟道。
又比如看木偶戲。提偶者提著偶人手舞足蹈。凡人看的是木偶和偶線,卻不想想線上面有人,是有人提動拉線才使偶像動作。一旦人停止拉動,偶像和線雖然還在,卻不能夠動了。
我們人的形骸軀體不就是偶人麼?
精氣血脈不就是拉偶人的線麼?
真性(佛性、真人)不就是那提動木偶的人麼?
再瞧那些變戲法的人,通過不斷變換手法形象與品質,以此來吸引觀眾。沒有智慧的人見到,眼花繚亂、意惑神迷,甚至讚嘆為奇妙!
世間一切有為的方法,都是你來哄哄我,我來哄哄你;顛顛倒倒,倒倒顛顛,跟那個耍戲法的有什麼差別?
若見到眼睛不為之晃動,心不被情景所迷惑,那就接近道了。
又比如觀看皮影戲。那挑燈移影的人,點燃燈火擊鼓鳴聲,邀約大家都來觀看。觀眾的心與目光,一齊隨著影子轉動,丟下自己一個空殼,卻不知道去看看,等到油盡燈滅,所有幻象姿態,都歸於消亡。
有智慧的人看到這一切,也可以悟道!
只當作是無中而生有啊!
有也是沒有,即便是暫時的有,但終究歸於無啊!
無也不是沒有,這是為什麼?
因緣際會,和合而成為有。有因為無自性(本來面目、真人、佛),所以說沒有,這是為了破除執著身心常住的見地,即是偏於有的邪見;
性空自然沒有(一切事物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產生,暫生還滅,沒有實在的自體),也無法顯示出真實的本體。因此說不是沒有(注:因緣和合的元素還存在),以此來破除執著身心斷滅之見,即是偏於無的邪見。
由上述分析可知:小到晝夜之間的生與死;大至朝代的興衰及世紀更迭。都可以觸類旁通了。
學道人須知唯有一性(真人、仙佛)是真,萬般諸緣皆假;一切日用養生物品,更是假中灰塵與污垢啊!
如此還值得與平庸之流,爭執多少?比較美醜、善惡於塵世污垢之間呢?
白鬢老人說:
演戲的人(優:古代指演戲者)尚且知道劇情是假的;可有學問或學道的人卻執著這個世界真實不虛。難道學者反不如演戲的麼?
這是由於欠缺實修實證,沒有覺悟的緣故啊!
說不存在有,是用來破除執著身心常住且偏於有的邪見;
說也不是無,是用以破除執著身心斷滅且偏於無的邪見。
上述這二句話尤其精妙!人如果能夠參悟透徹,自然不執著有和無了。
覺明居士:
學道真假須釐清,若然誤判禍非輕;
認假作真心無主,隨波逐流迷道經;
慈顏環視觀戲眾,目炫心惑神魂侵;
隨其百般幻象轉,但留軀殼任怨辛;
魂飛魄散日漸老,無常將至徒悔青;
浮生在世戲一場,諸般角色頻主賓;
凡人認假纏縛有,淺智妄執無亦親;
縱覽世間有為法,哄得迷人顛倒傾;
執有著無皆住斷,似相非相如來欣;
參得萬緣皆屬假,外宛內坦一性真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