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篇:知
學莫先於致知。致知在格物,必學了思,思了學。至於豁然貫通,則知至矣!知至則意誠心正,可次第而得之矣!
學者識見有限,天下義理無窮。故有所知,必有所未知;及知其所未知,更有所未知。故詩人有如切如磋之喻。
人非無知也!而真知為難。人之於珠玉也,皆欲以手執之!以懷藏之!何哉?
蓋真知其為寶也!
學道者。如是真知,不患其不力矣!
人之於砒刀也,皆不敢以舌嘗之,以身當之。何哉?
蓋真知其能傷人也。
去惡者如是真知,不患其不淨矣!
人心本明。只為物欲所蔽,便昏了。若知是物欲所蔽,便是明處,緊緊著力主定。今日去些,明日去些,忽生忽滅!汝知之乎?
知而能照,則可不生不滅。至於不生不滅,則心定而性盡矣!
今汝之氣,一出一入,汝知之乎?
知而能依,則可以不出不入。至於不出不入,則氣全而命立矣。
白鬢老人曰:
今日論知行,多言知易而行難。殊不悟所知者,皆聖賢之枝葉皮膚耳。真精髓真命脈,曷嘗容易知哉?
人若真知,必肯真行。其不肯真行者,仍是假知。
☯覺明淺釋三十六、知
學道莫過於先要達到至善良知。儒家大學篇:「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」
致知格物,即轉變觀念,將我們的人知人見,經過修行,革除物欲後轉化為儒知儒見丶佛知佛見和道用智慧。(轉識成智,即「知」在常態下,是個人見解,屬「識」的範疇,經過革除五毒物欲後,則化為了智慧。)
欲達此境,必然要學習正知正見而後行動,學思「道」兼。思了學、學了思(子曰: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」)及至豁然貫通,則達「知」的極致了。
知至才能意誠,意誠方可心正,心正則身修,身修而後家齊,家齊而後國治,國治而後天下平。即可次第得到了!
學道者的認識和見地有限,而天下事物的意義原理無窮。因此有我們所知的,必定有我們不知的;等到我們瞭解那些不知的,更有眾多我們不知的。因此詩人有如切如磋的比喻(形容學思嚴謹,窮究事物原理之不易)。
人不是沒有至善良知呀!而要做到真正的至善良知卻甚難。人們對於珠寶呀!都想用手拿著戴上,置身隱秘處收藏起來。這是為什麼?
是因為真的知道它們是寶物啊!
學道的人,能夠真知吾身藏珍寶就不憂其不精進了。(一人生來有一身,一身皆有一真人;真人靈妙通天地,真人清靜無埃塵;真人自古不增減,真人從來莫死生。但能養得真人就,勝如貧子獲萬金。)
人們對於砒霜和利刀呀!皆不敢用舌頭品嚐,用身體阻擋。為什麼?
因為真知毒藥利刀能夠傷人呀!想要去掉惡習的人,像這樣真知其害,則不愁除惡務淨了。
人的真心原本靈妙明晰,只是由於物欲的蒙蔽,以致利令智昏了。如果知是物欲所致,便是明白了問題的根源。因而會勤加修煉不為所惑的定力。今天減去一點,明天除掉一些。
當物欲忽然升起便及時滅除,你能知道麼?
知曉並且覺察照破,則可以達到不生不滅。一旦到了不生不滅之境,則心定且性盡了!
此刻你的呼吸,一出一入,你知道麼?
知道且能心息相依,久之則可以不出不入。當達至不出不入的真息之境,則氣全而生命就完善了。
白鬢老人說:
今天討論認知與踐行,多數人會說知道容易、踐行甚難。卻不去參悟你所知道的,只是聖賢的枝葉和皮膚呀!
真正的精髓,真正的命脈,是那麼容易知道的麼?
人如果真正知曉,一定願意真正踐行!倘若不願意真正踐行實修的,仍然是假知。
覚明居士:
學道欲成致良知,良知當從格物生;
勤學聞思勿懈怠,修齊治平大學稱;
意誠心正次第禮,妙明真心善養熏;
真知於道尤珠玉,手執懷藏踐行深;
砒霜利刃假知是,除惡務盡當洗清;
知易行難非真曉,精髓了知自修心;
人心本明物欲蔽,知其源頭要斷根;
今去明除日漸少,忽生忽滅知照跟;
知照持恆無生滅,心定性盡理道欣;
一吸一呼活人本,不入不出真人欽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