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4月6日 星期四

【貫通三教養真集】第三十八篇:言

 第三十八篇:言

聖賢言語,都是實事。依而行之,可以修己,可以治人。

凡看書。必要看通徹,體認在自己身上,纔有得力處。

《大學》下手工夫,全在格物致知。

看佛經一藏,不如翫《心經》一卷。翫《心經》一卷,不如解「觀自在」三字。

《道德經》五千言,其要全在「虛心實腹」四字。

凡人之患,在好言人是非。學道之患,在好執己是。

予嘗自警曰:先年所學,多知多能。近日所作,或詩或文。檢點起來,都是心病。今急要去,默而搜尋。

天下治亂,付諸罔聞。人間是非,置之不論。憨憨傻傻,兀兀騰騰。萬物無有,三際皆空。麈緣斷盡,神氣歸根。大道已了,何必尋人!

言言實踐,句句相應。來日有限,切莫因循。言行相顧,聖人稱其君子。予能言而行不逮,聖人譏其為朽木,為糞土。

或曰于儒者,每引佛語。何也?

曰:今之儒者。名利薰心,耑格虛文,以干祿位。偶有厭世離麈者,出乎其間。不思明德新民是何物?知止能得是何事?往往悖儒而求仙佛。不知吾儒之所謂聖,即玄釋之所謂仙佛也!

予若以佛老之語為異而不言,彼必以予未知伊之妙。彼且爭立門戶,各建旗鼓。紛紛紜紜,未有已時也!

 

白鬢老人曰:

每見世人觀書。如市中馳馬,大段落尚不能分明,而何敢叩其精細乎?何敢望其領悟乎?

古人云:書讀千遍,其意方見。吁!一味悤忙。雖涉獵五車,何益!

 

覺明淺釋三十八、言

    聖賢所說所寫的,都是真實存在的事情。依照並且踐行。不僅可以修煉自己,還能夠幫助他人。

    大凡看書一定要弄明白,並且切實體驗在自己身上,才算是真正受益了。

    《大學》最核心的功夫,就在於「格物致知」上。

    看佛經一藏(梵語「藏」有包蘊意,故佛教謂一切教法為「一藏」,或指一部藏經),不如參悟《心經》一卷;參悟《心經》一卷,不如解悟「觀自在」三字。

    《道德經》五千言,其要訣全在「虛心實腹」四個字裡面。

    普通人的毛病,在於喜歡談論人的是非曲直。 

    學道者的問題,卻是在於固執一己知見。

    我常自己警告說:過去所學習的,是眾多知識和技能;近來所作的,或是詩詞歌賦,或是文章。檢點起來,都是心上的疾病。

    今天急切地要治好它。默默地搜索尋覓病源,天下的安定與動亂,就像沒有聽到;人間的是是非非,置之不理。憨憨傻傻,混混沌沌。萬物無有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皆歸空無。塵緣斷盡,神氣歸根。大道已經得了,沒有必要再尋高人。說到做到,言行一致。未來時日有限,千萬莫要隨波逐流。

    言語行為能夠相互照應,聖人稱這樣的人為君子。

    如果能言而行卻做不到,聖人譏諷這種人為朽木、為糞土。

    或者說:對於那些讀書人,卻要經常引用佛的語言,這是為什麼呢?

    今天的讀書人,名利熏心,專門窮究虛幻華麗的文章,來獲取名利地位。

    偶爾有厭離塵世的學者,也是介乎兩者之間。卻不思考「明德新民」為何物?「知止能得」為何事?往往違背儒家精髓而求仙佛!

    殊不知我儒家所說「聖人」,即道釋二家所稱的仙佛呀!

    如果認為佛老的話與儒有差異而不說,你必定以為我沒有知曉他們(佛老)的奧妙。

    彼此之間爭立門戶,各持己見,眾說紛紜,沒有盡頭呀!

 

白鬢老人說:

    每每見到世間人看書,就像在鬧市中跑馬,大段落還沒有分清楚、弄明白,怎麼能夠理解書中精神呢?又如何敢期望他領悟大道呢?

    古人說:讀書千遍,其意方見。哎呀呀!一味怱怱忙忙地看書,雖然讀了用五輛牛車才能裝完的書,又有什麼用呢?


覚明居士:

聖賢言語誨諄諄,尊而奉行修己能;

吾輩讀書須用意,通達徹悟了然行;

大學格物致知理,老子虛心實腹盈;

佛經浩瀚觀一藏,莫如心經把玩贏;

心經一卷仍言廣,觀自在解達菩提;

人病好言是非故,學道執己難異同;

多知多能過去是,吟唱詩賦亦空文;

檢點無處不心病,今日急去理道循;

兩耳息聞窗外事,人間是非笑靨迎;

憨憨傻傻愚痴漢,萬物無有似昏沈;

三際皆空塵緣了,神氣歸根體道勤;

言行一致躬行早,止念沐心養真靈。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貫通三教養真集 【後記】

  【後記】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覚明居士       《 貫通三教養真集 》 淺釋,經過近四個寒暑的潛心釋義,終於成書了!      在這數年時間裡,我幾乎每日與隱士養真子對話 …      由於 《養真集》 成書於近三百年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