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篇:境
三界無別法,惟是一心動念,而生一切境也。
念若不生,境自無了。及窮動念,念亦空寂。即知迷時無失,境亦無得以無住。真心不增減。故心因境起,借心觀境,見物生心。雖居山林海島,都是塵勞。
人戀境,境弄人,心失其正而發狂!
情逐物,物引情,神離乎舍而成痴!
好境歹境,總是境,境雖沓來而非有。
邪念正念,皆屬妄念,縱分起而亦無。
勿謂五欲為樂,迷而忘返,必至傷身而傷命。
當知一性是真,抱之弗離。却能消魔破有,濁世變作淨土。歸根復命,凡身結成聖胎。
三界唯心所作,何不將心先了!
六塵借識而入,直要把識頓絕!
赤子渾然無識。塵緣滾滾,永無可入之竇。
真人純然是智。法界朗朗,盡是了妙之鄉。
白鬢老人曰:
境無苦樂,從心所起。同一岳陽樓。有心曠神怡之人,即有感極而悲之客。
昔人云:神仙無別法,只生歡喜不生愁。非道德深厚者難以語此!
☯覺明淺釋二十五、境
三界(即: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)沒有別的法則,都是一個人心動念而產生出來的一切境界啊!
念頭如果沒有生起,境界也就自然沒有了。即便再如何起心動念,念頭也歸於空無和寂靜。
既然知道迷惑的時候沒有損失,境也沒有實相上得到(無住:實相之異名。謂法無自性,無所住著,隨緣而起。佛教稱「無住」為萬有之本)。真心沒有增加和滅亡。如果心因為外境生起,憑借心來觀看各種境界;看到物質而起心動念(如喜好、厭惡、追逐、回憶等等)。則人雖然居住在山林海島這樣風景秀麗、環境清幽的地方,仍然是俗務纏身,煩惱重重啊!
人總是留戀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之一切幻境。而這些過往的幻境又反過來捉弄人,使心失去他的本來面目而發狂。
情欲導致追逐所需之物。而對物質的貪婪又引來情緒波動,致使「神」離開他居住的地方而成為「情痴」。
好境壞境無一例外地還是境,因而各種境界紛至沓來只當作沒有。
邪念和正念都屬於妄想雜念,由此縱使念頭蜂起亦都歸於無。
不要以五欲作為享受快樂的源泉(一,指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;二,指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),痴迷而忘返,直到損害身體致傷害性命。
應當知曉唯有一性(真人、佛)才是真實不虛的,緊緊抱住而不使之離開,就能夠消除魔障。
破除五濁並將他變成淨土。(即佛教所說:ㄧ,命濁;二,煩惱濁;三,劫濁;四,眾生濁;五,見濁。)
歸於性源清靜之根,恢復命蒂強健之本。平凡的身體裡結出聖賢的胎兒。
欲、色、無色三界都是心的造作呈現。為什麼不將心先了卻放下?
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借識神將其污染。只要把識神斷絕,像赤子一樣渾然沒有認知,雖塵緣滾滾,永遠沒有可以進入的空隙。
真人純粹是智慧。法界明亮寬廣,全都是領悟真人佛性覺悟的地方。
白鬢老人說:
境界是沒有苦惱與歡樂的,都是由於起心動念所引起。例如同樣一個岳陽樓,遊人有觀之而心曠神怡的,也有觸感生情而悲泣的。
古人說:神仙沒有別的本事,心裡只生出歡喜而不會產生憂愁。倘若不是道德深厚的人,是難以說出這樣的話的。
覚明居士:
境謂心意宇宙稱,欲者情之所趨興;
色為物質幻所有,無色亦由心所親;
三界唯心生幻境,念若不起緲無音;
無蹤動念乃空寂,方知迷悟沒離分;
無得無失亦無住,真如佛性不減增;
倘若心因境界起,借心觀境魂魄驚;
蓬萊仙境塵勞客,戀境弄人貪痴嗔;
美境惡境皆虛幻,邪念正念皆妄生;
五欲為樂終喪命,抱之弗離一性真;
消魔破有濁化淨,歸根復命育聖嬰;
赤子渾然一體現,塵緣滾滾無可侵;
真人佛性純然智,法界朗朗妙鄉傾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