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2月10日 星期五

【貫通三教養真集】第二十七篇:過

 第二十七篇:過

有心失理之謂惡,無心失理之謂過。

語曰:人非聖人,孰能無過!此言可以恕人,不可以恕己。

籧伯玉行年五十,而知四十九年之非。予今行年八十有五。八十四年之非能盡知乎?已往之非猶且不知,近日之非未易知也!何哉?

迷則孰非為是,悟則見是猶非。省不止三,豈容再!

朱子曰:日用間知此為非,即不如此,便是去病之方。若問何由而能不如此,便是騎驢覓驢。

學者在淨修口業、身業、意業三者而已。

無口過易,無身過難。無身過易,無意過難。有志者必就難處,用力速改。而後可與入道也已。

或問人有罪可懺乎?

曰:昔者所作。無大無小,內外求之,了不可得,名真懺悔。

又問人有誓願怕犯何如?

曰:迷則說誓,悟則全無。今試求之,誓願安在?得大解脫。

 

白鬢老人曰:

儒理去非存是。

禪理是非不著。因不著,方能解脫。

 

覺明淺釋二十七丶過

    有心違背道理或事理做事情,稱為「惡」;無心違背道理或事理做事情,叫做「過」。

    古人說: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?」這話可以寬恕別人,卻不能饒恕自己!

    籧伯玉年紀五十,並且知道前面四十九年所犯的過錯。我今年八十五歲了,八十四年間所犯過都能知道麼?已經過去的錯誤尚且不知,近日的過錯也不容易知道啊!

    這是為什麼呢?

    人在迷惑時,則執著過錯為正確;人在悟道後,則見到正確的也像是過錯。每日反省不止三次,領悟則豈能允許再犯過錯?

    朱子(朱熹)說:日常應用時,知道這件事情是錯的,即不去做了,就是去病的良方。如果還要問是什麼理由而做不到?那就是騎驢找驢了。

    學道者無非淨修「口丶身丶意」,三業而已。

    能做到沒有口過容易,沒有身過難;

    沒有身過容易,沒有意念(起心動念)的過錯難。

    有志氣的人,一定是在難處下功夫速改過,然後才可以進入道啊!

    或許有人問:有罪過可以懺悔麼?

    回答:過去的所作所為,沒有大也沒有小,內心和外在都尋找不到,叫做真的懺悔。

    或許又問:「有人發誓許願,怕再犯過錯怎麼辦?」

    回答:「迷時則發誓許願;悟後則什麼都沒有。」

    不妨今天試著去找找,曾經發的誓願在哪裡呢?由此得到大解脫!

 

白鬢老人說:

    儒家的理,是叫人去掉過錯保留正確;

    禪家之理,則是叫人對錯皆不要放在心上。因為不放在心上,才能夠解脫。

覚明居士:

無心失理謂之過,有心去理是為惡;

惡過作為人皆有,執我為時難覺錯;

己之過錯豈容恕,恕人之過應常做;

紅塵滾滾染污盛,過往是非幾多惑?

未究事理任性為,理之漸明深悔過!

勤修身口意三業,懺悔已往諸般作;

存是去非儒理在,是非不著行禪悅;

內外求之了不得,究竟解脫空淨樂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貫通三教養真集 【後記】

  【後記】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覚明居士       《 貫通三教養真集 》 淺釋,經過近四個寒暑的潛心釋義,終於成書了!      在這數年時間裡,我幾乎每日與隱士養真子對話 …      由於 《養真集》 成書於近三百年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