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贯通三教養真集】第五篇:老
人皆曰:人上六十,一年老如一年。人上七十,一月老如一月。人上八十,一日老如一日。
予今八十有餘,將如之何?自今以後,多活一日,是天假道之一日也?敢虛度乎!今縱得道,已是遲了,豈容再遲!
昔有三個老者,言及無常。
有一老者曰:今年酒席筵前會,不知明年又少誰?
又一老者曰:你說底遠了。今晚脫了鞋和襪,不知天明穿不穿?
又一老者曰:你說底更遠了。這口氣既然出去,不知進來不進來!
智者不失時,勇者不再計。今日知道,今日該早下手;此時得知,此就是下手之時。
若曰今且不暇,姑待異日。只恐你要做時,卻又做不得了。
人有三寶。曰精、曰氣、曰神。
老來之精惟恐竭,精竭則死!
老來之氣惟恐洩,氣洩則死!
老來之神惟恐離,神離則死!
精何以不竭?必也遠色乎。
氣何以不洩?必也寡言乎。
神何以不離?必也無欲乎。
神不可以強留。心息相依,則神自留矣。氣不可以輕洩。忘言守中,則氣不洩矣。精不可以漏失。還精補腦,則精不漏矣。
或問:人老血氣既衰,如何可補?
曰:慎言語可以補肺。節飲食可以補脾。絕思慮可以補心。去嗔怒可以補肝。斷淫欲可以補腎。
請益曰:不患不補。惟恐補而又損!
我故嘗曰:百日補之,不見有餘。一旦損之,遂覺不足。視彼草木,其葉蓁蓁。秋後落葉,生理歸根。歸根不死,來春復生。
由是觀之。生生不已,天之道也!各歸其根,物之理也。知其理不悖其道者,其惟真人乎!
故真人之息以踵。踵猶根也。三冬歸根之時。宜靜養之!
白鬢老人曰:
心息相依、忘言守中、還精補腦,則三寶固矣!
慎言語、節飲食、絕思慮、去嗔怒、斷淫欲,則五臟足矣。
三寶既固。五臟又足。有不延年益壽之理乎?
☯覺明淺釋五、老
人們都說:「人到了六十歲,便會一年老如一年;人到了七十歲,則一個月比一個月老;而人到了八十歲,那就是一天比一天老了」。
我今年已經八十多歲,有什麼辦法延長壽命?自今天開始及以後,每多活一天,就是老天借道讓我多存在一天呀!哪裡敢虛度?即便今天得了道,已經是遲了,怎能容忍再遲下去!
過去有三位年長老人相聚在一起,討論人生無常的話題。其中一位老人說:「今年我們在這個酒席盛筵上相聚,不知明年又少了誰?」
另一老人接口道:「你說的時間長了。要我說呀,今晚脫下這雙鞋和襪子,不知道明天還能不能穿上?」
第三位老人接口說:「你說的還是長了,這一口氣出去,不知道還能不能進來?」
有智慧的人不會錯失時機,勇敢的人也不會再去計劃。今天知「道」,今天就下手去踐行;此時得知,此時就是行動的開始。
如果找理由說今天事情多工作忙,沒有時間去修煉,等到有空閒暇時再做。恐怕等到你想要做的時候,卻已經做不了了。
每人身上都有三件珍寶:
一件叫做「精」;
一件叫做「氣」;
一件叫做「神」。
老人的「精」最怕窮盡,精如果沒有了人就會死亡;
老人的「氣」最怕洩掉,氣洩掉也會死亡;
老人的「神」最怕離開身體,神一旦離開身體同樣會死去。
怎樣才能做到「精」滿不衰竭?
必須要遠離色(房事)的耗散啊!
如何做到「氣」足不洩?
一定要寡言少語方可啊!
怎樣做到「神」旺不離開身體?
只有無所欲求才行呀!
神是不可以強行留住的,但是如果做到心(思想、靈)與呼吸相互依存,則「神」就會不留而自留啊!
氣是不能輕易地洩掉的,而少言語、守規中(即凝神入氣穴、善念常存),則氣盈不洩啊!
精是不可以輕易漏失的,但只要學會了「還精補腦」的養生方法,則精就不會漏失啊!
或許有人要問:「人已經老了,且臟腑血氣均已衰弱,如何補充呢?」
告訴你說吧:「寡言少語可以補充肺的虧損;節制飲食則可以充實脾的不足;杜絕無謂的思慮可以補充心氣流失;祛除嗔恨和憤怒則可以補肝;斷絕淫念和性慾則可以補腎」。
進一步講:「不耽心我們不去補充,耽心的是一邊補一邊洩掉!」
我經常說:「百日努力去補充受損的臟腑,看不見補過了頭;而一旦洩漏,便會立即感覺到他的不足。」
我們不妨觀察一下花草樹木:那春夏枝繁葉茂,欣欣向榮,一派生機昂然;及至秋冬落葉凋零,一片蕭瑟,生命狀態則從根部吸收營養,歸從根部則花草樹木維持不死,等到第二年春天又恢復其枝葉繁盛狀態。
由對花草樹木的觀察告訴我們:生命的生生不息,是天道運行的規律啊!各自回到生命的根源,是萬物的至「理」啊!
知道了這個「理」,並且不違背這個「道」的,不唯有真人還能有誰呢?
所以真人的呼吸是達至其足(亦可理解為真人的呼吸深勻細長、綿綿若存)。足猶如根啊!
人在冬季的三個月(農歷十月至十二月)萬物歸根之時,應該效仿靜養,藏精勿洩。
白鬢老人說:
人的心與呼吸相互依存;忘記言語而守住規中;積精累氣返還補充至大腦。我們的「神、氣、精」三件珍寶就穩固了啊!
慎言語、節制飲食、杜絕思慮、祛除嗔怒、斷絕淫欲,則我們的五臟(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)能量充足了。
三寶精氣神穩固,五臟能量又充足,還有不延年益壽的麼?
覺明居士:
人皆身內藏三寶,歲月無情用愈少;
垂垂老矣奈若何?無常到來悔遲了;
三寶名曰精氣神,聚而存之延壽老;
老來之精惟恐竭,精竭人亡嘆逝早;
遠色斷淫去嗔怒,還精補腦肝腎寶;
老來之氣惟恐洩,氣洩地獄門前跑;
少食寡言強脾肺,忘言守中氣血飽;
老來之神惟恐離,離別無常將人找;
神之強留不可得,心息相依自安爽;
或云老至百骸衰,三寶俱足五臟養;
百日補之尤不足,一旦漏洩空懊惱;
聚精會神息綿存,勝過百般藥食好;
後天返還先天道,長生久視康泰保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