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

【貫通三教養真集】第四十六篇:定

 第四十六篇:定

定性書曰:所謂定者。動亦定,靜亦定。與其是內而非外,不若內外之兩忘也!

兩忘則澄然無事矣!無事則定,尚何應物之為累哉!

心本欲定。不能定者,念實累之矣!若止念存心,無所以亂此心者,而心自定矣!

雲門曰:初禪念住,二禪息住,三禪脉住,四禪滅盡,入乎大定。

須知定中之道有三焉。

一曰天生定。謂本性寂然,原自不動。

二曰修成定。謂涵養純粹,自性澄澈。

三曰宇泰定。謂虛心順理,行所無事。

莊子曰:宇泰定者,發乎天光。

古之得道者。以恬淡養智,智生而無以知為也! 

將睡猶未睡,世事無所知,身心寂不動,便是三昧時。在因謂之止觀,在果謂之定慧。

 

白鬢老人曰:

兩忘。即顏子之坐忘也!能到兩忘,何愁不定。


 

覚明淺釋四十六、定

    定性書說:這所謂的『定』呀!是動也定,靜也定。

    與其說是內心定而不是外表定,不如將內心與外界兩者全都忘掉。

    將內心(我)與外在(物)兩忘,則清淨無所事事了。無所事事則定,哪裡還有應酬人事物的疲憊與困惑呢?

    人之真心原本就是定的。之所以定不下來,是由於妄念產生的疲憊與困惑呀!

    倘若做到止住妄念反存真心,沒有什麼人事物能夠攪亂這顆真心的,此心自然就定了。

    雲門禪說:修習禪定有四種境界。

    初禪達到雜念不生,即念住。

    二禪要求呼吸幾近停歇,稱為息住。

    三禪則須修至百脈流動極緩,謂之脈住。

    四禪終至萬象皆空,身心俱無,寂然入乎大定之中!

    我們應須知曉定中的要義有三點:

    一者叫做天生定。即人的真如本性寂然無物,本來不動。

    二者稱其修成定。即通過修煉,涵養本源純粹,自性清明潔淨。

    三者稱為宇泰定。即心胸寬廣,循理處事,而不生事。莊子說:這『宇泰定 』呀,是天之源頭閃耀的光輝。

    古之得道的人,用恬淡安然培養心智。智生則入無為而無所不為之境。彷彿似睡非睡那種狀態,世間是非寵辱全然不知,身心寂然不動,此即佛家『心一境性』的三昧時或三摩地。

    以上這種境界,從因講稱為止觀,在果言則叫做定慧。

 

白鬢老人說:

    兩忘。就是孔子學生顏回的坐忘呀!

    能夠坐到物我兩忘,哪裡還愁定不下來?


覚明居士:

定字雖簡卻甚難,若達非聖亦超凡;

格物致知循至理,積功累德續泉源;

攝情歸性實要務,止觀存養勤修禪;

學人立定金剛志,消業除障善定還;

動靜皆定祛煩惱,內外兩忘樂悠然;

止念存心觀自在,雲門四禪大定圓;

定境須曉三層界,天生修成宇泰傳;

效法古賢恬養智,智生無為上法船;

似睡非睡寂不動,心一境性三昧團;

止觀緣致物我忘,戒慎常存定慧全!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貫通三教養真集 【後記】

  【後記】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覚明居士       《 貫通三教養真集 》 淺釋,經過近四個寒暑的潛心釋義,終於成書了!      在這數年時間裡,我幾乎每日與隱士養真子對話 …      由於 《養真集》 成書於近三百年前...